奇瑞風雲 A9L 上市 24 小時訂單破 5 萬,但交付糾紛投訴量激增 12 倍
近日,奇瑞汽車旗下全新車型風雲 A9L正式上市,憑藉超高性價比和智能化配置,24 小時內訂單量突破5 萬輛,成為近期汽車市場的焦點。然而,隨著訂單激增,交付延遲、服務投訴等問題也集中爆發,相關投訴量較以往激增12 倍,引發消費者熱議。
一、訂單數據:24 小時銷量破紀錄
風雲 A9L 定位為中大型轎車,售價區間為15.98 萬-22.98 萬元,主打智能駕駛和長續航兩大賣點。上市後迅速引爆市場,首日訂單量遠超預期。以下是奇瑞官方公佈的關鍵數據:
指標 | 數據 |
---|---|
24 小時訂單量 | 50,213 輛 |
最暢銷版本 | 18.98 萬元(智駕 Pro 版) |
預訂用戶年齡分佈(18-35 歲) | 68% |
線上訂單佔比 | 85% |
從數據來看,風雲 A9L 成功吸引了年輕消費者,尤其是對智能化配置需求較高的用戶群體。
二、交付問題:投訴量激增 12 倍
儘管訂單表現亮眼,但交付環節的問題迅速浮出水面。根據車質網和黑貓投訴平台統計,風雲 A9L 上市一周內,相關投訴量達到1,247 起,較同品牌其他車型同期增長12 倍。主要投訴問題如下:
投訴類型 | 佔比 | 典型案例 |
---|---|---|
交付延遲 | 45% | 承諾 15 天交付,實際超 30 天未提車 |
配置不符 | 30% | 宣傳的 L3 級智駕功能未開放 |
服務態度差 | 15% | 4S 店要求加價提車 |
其他問題 | 10% | 訂單系統混亂,重複扣款 |
多位消費者反映,部分 4S 店以“產能不足”為由,要求加價5,000-10,000 元優先提車,引發強烈不滿。此外,宣傳中的部分智能駕駛功能尚未通過法規認證,實際交付車輛功能受限,進一步加劇了矛盾。
三、官方回應:承諾整改並加速交付
針對上述問題,奇瑞汽車於5 月 20 日發布聲明,承認交付環節存在疏漏,並宣布以下整改措施:
1.產能提升:新增兩條生產線,力爭 6 月起月產能達3 萬輛;
2.嚴查加價:對違規經銷商取消授權;
3.功能補償:未開放的智駕功能將通過 OTA 升級,並贈送 2 年免費服務包。
然而,消費者對整改效果仍持觀望態度。業內人士指出,新能源車市場競爭激烈,若交付問題持續發酵,可能影響奇瑞品牌口碑及後續車型銷售。
四、行業對比:高訂單與高投訴並存現象普遍
風雲 A9L 並非個例。近年來,多款熱門新能源車型均面臨類似問題。以下是 2024 年同期上市車型的投訴對比:
車型 | 首月訂單量 | 投訴量(首月) | 主要問題 |
---|---|---|---|
奇瑞風雲 A9L | 50,213 | 1,247 | 交付延遲、配置不符 |
比亞迪秦 L | 62,000 | 980 | 車機卡頓 |
小米 SU7 | 88,000 | 2,150 | 交付延遲、定金糾紛 |
可見,如何在銷量爆發期保障用戶體驗,已成為車企亟待解決的難題。
結語:機遇與挑戰並存
風雲 A9L 的訂單成績證明了奇瑞的產品力,但交付和服務短板若不能快速彌補,可能抵消市場熱情。消費者在選購熱門新車時,也需理性評估交付週期和實際配置,避免衝動消費。
查看詳情
查看詳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