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鼓勵領軍企業組建27個創新聯合體:科技強國戰略再提速
近日,中國科技部聯合多部門發布重磅政策,明確鼓勵領軍企業牽頭組建27個創新聯合體,覆蓋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集成電路、生物醫藥等關鍵領域。這一舉措被視為落實“十四五”規劃中“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”的重要部署,也是應對國際科技競爭的關鍵行動。
一、政策背景與戰略意義
在當前全球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,中國正加速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。創新聯合體的組建旨在打破行業壁壘,整合“產學研用”資源,形成“龍頭企業牽頭+高校院所支撐+上下游企業協同”的創新生態。據官方數據顯示,2023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已超3.2萬億元,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。
二、27個創新聯合體重點領域分佈
領域分類 | 具體方向 | 參與企業代表 |
---|---|---|
新一代信息技術 | 人工智能芯片、6G通信、量子計算 | 華為、中興、百度 |
高端裝備製造 | 工業母機、航空航天發動機 | 中國商飛、瀋陽機床 |
生物醫藥 | mRNA疫苗、細胞治療 | 科興、藥明康德 |
新材料 | 高溫超導、石墨烯 | 寧德時代、中國寶武 |
三、創新聯合體運作機制
這些聯合體將採用“揭榜掛帥”機制,通過競爭性遴選確定牽頭單位。政府將提供三方面支持:
支持類型 | 具體措施 | 資金規模 |
---|---|---|
財政支持 |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定向資助 | 單個項目最高5億元 |
政策扶持 | 稅收優惠、知識產權共享 |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至120% |
平台建設 | 國家實驗室配套支持 | 27個國家級創新平台 |
四、近期熱點技術突破案例
結合近10天科技熱點,部分聯合體方向已取得顯著進展:
時間 | 技術突破 | 相關企業 |
---|---|---|
2024.3.5 | 全球首條光子芯片中試線投產 | 中芯國際、中科院微電子所 |
2024.3.8 | 量子計算機“本源悟空”實現萬次運算 | 本源量子 |
2024.3.10 | 自主可控工業軟件MATLAB替代品發布 | 華為、浙江大學 |
五、專家觀點與行業影響
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指出:“這種組織模式能有效解決‘卡脖子’技術研發中的‘孤島效應’,預計可使技術產業化週期縮短30%以上。”而資本市場已快速反應,近一周科創板相關概念股平均漲幅達12.7%。
值得注意的是,政策特別強調“開放創新”,要求每個聯合體必須包含至少1-2家國際合作夥伴。目前已有阿斯利康、西門子等跨國企業參與部分項目,展現了中國科技合作的開放性。
六、未來展望
根據規劃,到2025年這27個聯合體將實現三大目標:突破50項關鍵核心技術、制定200項國際標準、培育100家科技型上市公司。這一戰略佈局不僅將重塑中國科技創新體系,更將為全球科技治理提供“中國方案”。
查看詳情
查看詳情